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寿县新闻网!
网站首页 > 寿县要闻 > 寿县要闻

寿县城市建设系列报道

发布时间:2012-11-26 01:23 阅读次数:
[字体:  ]
寿县城市建设系列报道 -ISHANGNET-

科学规划谱新篇

——寿县城市建设系列报道之一


  寿县,依八公山,傍淮淠河,历史上四次为都,历经沧桑。这里是楚文化的故乡,中国豆腐文化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过去受水患频繁、交通闭塞以及文物遗址保护等诸多因素影响,寿县城市建设一度受到制约,十几万人蜗居在3.65平方公里的古城内,造成文物保护难,旅游发展难,基础设施建设难,人满为患,举步维艰。
  近年来,寿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响亮提出“建设全省重点旅游城市、县级中等城市和全国最具特色的县城”的口号,确定出“三年见效,五年改貌,十年起跳”的目标,全力实施以“建设新城、保护古城、提升名城”为主要内容的城镇化带动战略,聘请同济大学、北京土人设计院等相关规划设计单位,对《寿县城市总体规划》、《寿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寿县旅游总体规划》、《寿春城遗址保护规划》等一系列规划进行修编,确立了“一城四区”城市发展格局。“一城”即寿县县城,“四区”分别为以文化旅游功能为主的古城商贸旅游区、八公山风景名胜区,以政务、商业、金融、居住等功能为主的城南新区,以承载环保型工业功能为主的城西工业园区。县城规划控制面积73平方公里,建设面积30平方公里,到2020年城市总人口达到30万人。其中城南新区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到2020年人口达到20万人。在此基础上,寿县又委托规划单位,相继编制了城南新区、工业园区、古城商贸旅游区和八公山风景名胜区等“四区”控制性规划,分别编制了城市供电、给排水、燃气、电信、网络、电视、公交、广告牌匾、人防工程等专项规划,从而为城市大建设、大改貌、大发展绘就了蓝图,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

依法征迁  妥善安置

——寿县城市建设系列报道之二


  城市建设,征迁先行,做好被征迁群众的安置工作是基础。县委、县政府超前谋划,严格依法依规办事,耐心细致地开展群众思想工作,切实做好人文关怀,人性化征迁,温情式感化,友情化操作,最大限度地保护被征迁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搬迁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有保障。土地征收方面,认真履行依法审批程序,实行“两公告一登记”阳光操作,严格执行全省统一征地补偿标准。房屋征收方面,国有土地上房屋严格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实行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两种方式补偿,由被征迁群众自主选择;集体土地上房屋实行产权调换的,按人均35平方米安置或进行货币补偿,搬迁房屋合法面积不足50平方米的,以每平方米100元费用补齐。考虑到方便被征迁群众的生产生活,寿县在新城区交通便捷、区位条件优越的地段,规划建设安置小区13个、21期,安置房、廉租房610栋、3.04万套,建筑面积378.6万平方米。其中通淝小区、宾阳小区一期、宾阳小区南扩一期、寿滨小区一期、南关小区一期、楚都小区一期、楚都春晓小区等7个安置小区193栋、7238套已竣工交付使用;寿滨小区二期、南关小区二期、楚都小区二期等8个安置小区164栋、6662套正在建设。目前,城南新区10万平方公里核心区征地搬迁已基本完成,6000多户搬迁户得到妥善安置,人均居住面积从23平方米提高到40平方米以上。已经入住的安置小区,实现了绿化、亮化、美化,水、电、路、气基础设施配套到位,环境优美,被安置群众心平气顺、安居乐业。
  与安置小区建设相映成辉的是商品房开发有序推进。继现代汉城、明珠花园、天宝花园、汇通花园、衡安花园等建成投入使用后,14.6万平方米的宾阳豪庭、9.4万平方米的楚都新城、4.1万平方米的锦绣广场、3.8万平方米的东津花园、7.2万平方米的春申学苑、13.66万平方米的玫瑰公馆、60万平方米的天玺国际城、13.6万平方米的紫金苑等一批住宅小区陆续开工建设,14.91万平方米的新城一品正在进行前期准备,为古城区人口出城安居,提供了大量房源。

配套基础设施  方便生产生活

——寿县城市建设系列报道之三

  路通、电通、水通、气通,树成行、路灯亮、公交畅、市场活……
  城市建设中,寿县坚持实行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原则。新城区按照主干道路50米宽、次干道路40米宽、一般道路24米或32米宽的标准,超前一步实施道路建设工程,路幅按照快车道、慢车道、人行道、绿化带规划标准设计。所规划的78公里路网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15条、长24公里;在建12条、长26.2公里。新城区安装路灯1355座、4000盏,设置交通信号灯7处,安装路标80个、旅游指示牌100个,通信网络与道路建设同步完成。日供水3万吨的自来水二厂扩建工程即将完成,新城区铺设供水管道30公里;自来水三厂已完成规划,确定从安丰塘引取大别山优质水源,城区居民饮用水品质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位于寿西淮堤南侧外的污水处理厂由日处理污水2万吨提高到4万吨,沿新城区道路铺设污水排放管道31公里。新建的11万伏九龙变电所即将竣工投入使用,届时将与城南变电所相互呼应,实现对城区的双向供电。新城区已架设供电线路22公里,道路建成区已同步实现供电。在新城区东部规划西气东送供气站,已铺设燃气中压管22.26公里,庭院管35.44公里,覆盖15个小区,预计到2015年,新城区天然气覆盖率将达到55%。新城区近期规划建设公交线路12条,其中6条主线,6条支线,建成后城市公交车将实现城区全覆盖。目前已开通客运中心至新换乘中心、客运中心至寿蔡路临时换乘中心、寿蔡路换乘中心至城投大厦、寿蔡路换乘中心至新换乘中心等4路公交班线,极大地方便了城区居民出行。
  商业服务设施建设同步加快。9万平方米的现代汉城商业街已入驻苏果超市、白马商城等商业体,旅馆、饭店、商场、KTV等相继开业,20万平方米的楚都国际建材城全面营业,4.1万平方米的华联CBD、5.46万平方米的尚泰广场即将投入使用,16.89万平方米的总部经济大厦、3.8万平方米的东津花园拔地而起,淮河广场、商业综合体等正在加紧建设。
  同时,结合居住小区开发,配套规模比例适当的商业门面房,合理布设商业网点。目前,4.2万平方米的展业国际大酒店主体工程已经封顶,4.24万平方米的豪爵大酒店已经开工建设。事关居民“菜篮子”、“米袋子”等日常生活用品供应的一批百货综合市场、小商品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陆续开工建设,现代汉城农贸市场已经投入使用,东津花园农贸市场即将投入使用。这一切,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了比古城区更便捷的生活服务保障。

发展社会事业  构建和谐社会

——寿县城市建设系列报道之四

  城市构建过程中,社会事业建设必须放在突出位置。广大居民群众老有所养,幼有所学,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城市的功能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才能保证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医疗卫生方面,6万平方米的寿县县医院新区主体工程已经封顶,设计床位750张,预计年内投入运行;2.55万平方米的县中医院扩建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富有保健所正在加紧建设;社区卫生院、医务室与住宅小区建设同步配套。城市建成,方便快捷的医疗保健体同步配建到位。
  公共服务方面,2.9万平方米的县体育中心、1万平方米的县广电中心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老年公寓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建设劳动保障就业服务设施与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建设。
  教育普及方面,按照新城区2011年至2020年学校布局规划,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从2011年开始招生进行高等教育,寿春中学在新城区办学多年,可容纳3000名学生就读,11万平方米的县一中新区已经投入使用,县二中新区正在加快建设。规划建设5所初中,县三中新区规划占地130亩,办学规模3500人,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图纸设计。规划建设小学6所,实验小学新区规划占地120亩,办学规模3600人,目前已经完成施工图纸设计。规划建设幼儿园2所,每所规划占地20亩,办学规模720人;并在规模较大的宾阳小区、通淝小区等住宅区规划建设小区幼儿园。新城区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学、特殊职业教育和幼儿教育体逐步完善。

当好表率  率先出城

——寿县城市建设系列报道之五

  2012年5月18日,注定要写入寿县发展的历史。这一天,天高云淡,风和日丽。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等四个班子及县纪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等10多家单位,全部搬迁入驻新城区城投大厦办公,41家行政审批窗口入住行政服务中心,标志着机关单位和人口出城迈出实质性步伐。
  此前,县人武部、检察院、农委、水务局、林业局、水产局、教育局、工商局、司法局、住建局、卫生局、电信公司、邮政局、交管大队、信合联社等单位已先后搬迁新城区办公;国税大楼、消防大楼、移动通信大楼、人保大楼、法院等单位办公大楼陆续建成投入使用。
  目前,政务中心信息楼已经封顶,城建指挥中心已投入使用,公安指挥中心顺利开工,“双子楼”正在进行施工图纸设计,住建大厦正在加紧规划,寿春镇人民政府办公楼效果图设计已经完成。近年内,机关单位出城办公将相继完成。

建好景观工程  打造特色县城

——寿县城市建设系列报道之六

  寿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一城人文典故,千年魅力楚都”,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和憧憬。围绕打造最具特色的知名旅游城市,寿县加快推进城市安全景观设施建设。
  城南新区,以兴修城南防洪圈堤为第一战役,为新城区安心定神搞建设筑牢屏障。该堤全长11.8公里,堤顶高程26.2米。长8.5公里、宽80米的东津防洪排水渠按照景观渠设计,即将全线贯通投入使用。8平方公里的寿春城遗址公园正在规划设计,2.6万平方米的春申广场已经建成投入使用,一批街头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化相继完成施工。东津电站、尹岔电站运行正常,新城区景观工程与水系相依相成,800亩的中央公园主体工程将于年底竣工,1100亩的凤鸣湖、1700亩的龙吟湖正在规划设计中,建成后将与城区防洪排涝体系形成完整的雨水收集、循环和排水防洪保安体系。今年,寿县又委托安徽省水利厅对城南新区防洪排涝体系进行全面规划设计。项目实施后,城南新区抵御洪涝灾害能力可达50年一遇标准。
  城北风景名胜区,是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按照建设国内外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的目标,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名山,休闲素食圣地”品牌。通过关停八公山周边72家工矿企业,实施东台湖、船官湖“退耕还湖”,有效解决可持续协调发展问题,还八公山青山绿水原貌。实行移民建房,开展八公山山前景观带建设,开发“八公山豆腐一条街”,建设八公山旅游产业园,有效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古城商贸旅游区,依托3.65平方公里的老城区,以引导居民出城安居为重点,计划三年内老城区人口减少到5万人左右。目前,老城区一切商品房开发项目一律停止,一切改扩建工程一律停批。同时,加大古城保护恢复力度,红领巾闸迁移工程、东津圩堤加固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之中,护城河疏通整治项目基本完成清淤开挖,泊岸整修正在加紧进行,努力打造集旅游、休闲、娱乐、美化为一体的古城墙景观带,彰显古城风貌特色,提升文化景观内涵。夜幕降临,满街商铺灯火通明,美食夜市通宵达旦,古城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夜之城。
  几经探索,几番拼搏,寿县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寿县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寿县,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山—水—城”格局已基本显现,正在向人文旅游之城、山水园林之城、生态活力之城、和谐宜居之城阔步迈进。时逢盛世,寿县人民将在广袤的寿州大地,担当起历史的重任,做一番对得起时代的大事,重铸古城的辉煌!(辛 檄)

特 别 声 明

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寿县融媒体中心(寿县广播电视台)为寿县县域内唯一具有新闻采编、播出资质的媒体机构。寿县县域内,其他所有自媒体及商业媒体均不具备新闻采访、编辑、转载、发布等资质。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主管运营的媒体平台有寿县县委主办《寿州报》、FM101.2、FM105.9寿县人民广播电台,寿县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寿县发布”、“寿县广播”微信公众号,@寿县发布微博,寿县人民政府网站、寿县新闻网,寿县手机台APP,寿县融媒体中心抖音号等,是以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县域官方主流媒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平台发布的所有信息,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特此声明。

主办: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寿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寿县国投大厦 邮编:232200 电话:0554-4027701 传真:0554-4032565
皖网宣备3412014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4120200039    皖ICP备05004200号-3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淮南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监督举报电话 0554-6678590

寿县新闻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E-mail:shouxian-wz@163.com 电话:0554-4027860

涉企举报专区 涉“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举报专区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