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寿县新闻网!
网站首页 > 文化寿州 > 寿州名人

徐梦周 “忠贞可嘉”的共产党员

发布时间:2021-07-21 08:28 作者:张昌涛 阅读次数:
[字体:  ]

   1923年冬,安徽最早成立的农村党支部,中国共产党寿县小甸集特别支部成立了。曹蕴真任书记,徐梦周任宣传委员,鲁平阶任组织委员,“特支”直属党中央领导。
  徐梦周,是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党员之一,在小甸集这个偏僻的安徽农村中,党的火炬最早点燃、党的旗帜最早举起的地方,他对“特支”的筹建做出重大贡献。
  “徐梦周1904年出生,他的家庭是旧式封建家庭,祖父是地主,父亲徐士端是家中的长子,受过很好的教育。”近日,记者来到小甸镇采访时,纪念园小甸集特支纪念馆馆长韩志坚介绍说,“徐梦周兄弟姐妹共6人,两个姐姐,兄弟4个,他年龄最小。在书香家庭中长大,受父亲影响,徐梦周从小就开始读书。”
  五四运动后,革命的思潮冲击着徐梦周的心扉,涤荡起他立志报国的灵魂。1920年春,在姐姐的资助下,他先入寿县芍西国立小学读书,1921年转入芜湖安徽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学习。
  在当时,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的民主、革命气氛十分浓厚,革命活动家恽代英等都被聘请来讲学。徐梦周进步很快,不久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在学校,徐梦周和曹蕴真等好友成立读书协会,一起研究社会问题。随后,他们开始阅读宣传共产主义的杂志, 如《向导》《新青年》等,思想上逐步发生转变,渴望建立一个崭新的社会。
  小甸镇李山庙杨圩村,是徐梦周的出生地。念及先烈,心怀崇敬。杨圩村党总支书记张宇说:“怀揣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1922年,徐梦周和曹蕴真一起远赴上海求学。他们在上海大学读书期间,深受进步教师,特别是邓中夏、瞿秋白、恽代英、蔡和森、张太雷、施存统等我党早期革命先驱的亲切教诲,革命觉悟有了很大进步,人生的志向逐渐明确。”
  学习期间,他们成立了“爱社”等进步组织,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并利用寒暑假返回家乡,以走亲访友的形式,向进步青年宣传马列主义和反帝反封建的思想。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徐梦周在宣传工作方面有着超凡的才干,这在后来他成为“特支”的第一任宣传委员这件事上,也得到了印证。
  1922年春,曹蕴真、徐梦周、鲁平阶在上海大学,经过曾参与东京共产主义小组组建的中共早期党员、时任团中央书记的施存统介绍,3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2年暑假返乡后,徐梦周、曹蕴真和鲁平阶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小甸集特别支部,临时形成中共小甸集小组,为后来建立党组织做了准备。
  1923年寒假,曹蕴真、徐梦周、薛卓汉等受党组织指派回乡。徐梦周等人一边在瓦埠小学、小甸小学任教,一边利用课余时间把进步教师、学生和农民组织起来,传播救国救民真理。先后介绍小甸集小学校长曹练白和进步人士方运炽、陈允常入党。随着党员人数的增多,在小甸地区建立党组织的条件逐步成熟。
  1923年冬,中国共产党寿县小甸集“特支”成立了,党员有曹蕴真、徐梦周、鲁平阶、薛卓汉、方运炽、曹练白、陈允常等8人。从此,中国共产党在寿县地区就有了自己的组织,寿县人民革命就有了领导者和组织者,革命也有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对内发展党员、团员,对外建立农会、妇女会等群众组织,领导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这是中央指示的小甸集“特支”的重要工作任务。“特支”先以瓦埠、小甸集、李山庙等小学为阵地,党员多以教书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党中央也适时邮寄来一些进步刊物。此时,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在半年时间内,当地群众运动风起云涌,不断有新党员加入,先后发展了20余名党员。小甸集周边也陆续成立了瓦埠小学、城关、窑口、堰口等党支部。
  74岁的徐佩新是小甸镇李山小学退休教师,他的爷爷和徐梦周是堂兄弟。近些年来,他一直想方设法与徐梦周的后代取得联系,“徐梦周的后代目前生活在南京,我们在微信上讨论,看什么时候能回到小甸镇相聚。”
  “开展小甸集‘特支’工作一段时间后,徐梦周又回到上海大学社会科学系继续学习。毕业后受党中央派遣,于1926年3月到了北京,在李大钊领导下工作。”徐佩新说。
  1926年9月,冯玉祥在苏联顾问乌斯曼夫、赛夫林和中共党员刘伯坚、邓小平陪同下回国督师,邀请中国共产党人帮助他在部队中做政治宣传工作。徐梦周、宣侠父等100多人奉中共北方区委和李大钊之命赴任。在绥远五原(今属内蒙古自治区)誓师后,徐梦周随军攻打北洋军阀刘镇华,解西安之围,并于1927年2月任西安中山学院教育长,培养干部,以应急需。
  1927年6月,冯玉祥追随蒋介石,将在中山学院工作和学习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礼送出境”。当年7月,徐梦周脱离西安中山学院。11月,他在中共陕西省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省委常委,分管组织工作。   “兀兀高墙一线天,眼前景色可人怜。一腔热血满腹恨,胸中自有主义真。此情欲诉凭谁说,强拈秃笔赋长歌。”1928年春,中共陕西省委遭破坏,徐梦周等被捕入狱。敌人对他们软硬兼施,诱供逼供。徐梦周在敌人面前表现出了共产党员的凛然正气,并赋诗一首《狱中吟》。1930年11月,杨虎城任陕西省主席,南汉宸担任省政府秘书长,徐梦周等共产党员得以脱身。
  出狱后,徐梦周被保荐到孙蔚如的师部任秘书主任。1931年该师扩编为第38军,徐梦周任军部秘书处长。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进入川陕地区。胡宗南的追剿大军接踵而至,蒋介石还急令西北军杨虎城部和川军田颂尧部合围红四方面军于巴山地区。徐梦周等人巧妙利用杨虎城、孙蔚如和蒋介石及四川军阀刘湘的矛盾,说服孙蔚如同红四方面军商谈互不侵犯、共同反蒋事宜。后徐梦周告假脱离孙部。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孙蔚如出任陕西省政府主席,电召徐梦周速返西安,就任陕西省政府秘书处第一科科长。他曾将陕西省政府人员的政治态度作了系统的调查,得出“反共的是少数,坚决抗日的也是少数,大部分是中间状态”的结论。这对党中央制定对中间派的政策,起到了积极作用。1941年,徐梦周转入西北农学院,任教授、院长秘书,在校内发展多名青年党员。
  1944年,徐梦周和杜斌丞等前往陕南、汉中、城固等地发展民盟组织。其间,在由城固返回汉中途中,他不幸因车祸而殉职。得知徐梦周因公殉职的消息,周恩来将徐梦周之侄徐枫召到杨家岭面告噩耗。国家安全部在关于徐梦周生平事迹的公函中,对他的评价是“忠贞可嘉”。西安地下情报工作人员一致认为,徐梦周的牺牲,使我党失去了一位精明能干的忠实同志。

特 别 声 明

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寿县融媒体中心(寿县广播电视台)为寿县县域内唯一具有新闻采编、播出资质的媒体机构。寿县县域内,其他所有自媒体及商业媒体均不具备新闻采访、编辑、转载、发布等资质。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主管运营的媒体平台有寿县县委主办《寿州报》、FM101.2、FM105.9寿县人民广播电台,寿县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寿县发布”、“寿县广播”微信公众号,@寿县发布微博,寿县人民政府网站、寿县新闻网,寿县手机台APP,寿县融媒体中心抖音号等,是以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县域官方主流媒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平台发布的所有信息,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特此声明。

主办: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寿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寿县国投大厦 邮编:232200 电话:0554-4027701 传真:0554-4032565
皖网宣备3412014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4120200039    皖ICP备05004200号-3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淮南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监督举报电话 0554-6678590

寿县新闻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E-mail:shouxian-wz@163.com 电话:0554-4027860

涉企举报专区 涉“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举报专区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