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寿县新闻网!
网站首页 > 文化寿州 > 寿州名人

彪炳千秋,浩气长存 ——忆寿县板桥镇邹祠村革命烈士顾剑萍

发布时间:2021-08-18 14:28 作者:李 峰 阅读次数:
[字体:  ]

   八月的一天上午,我们一行人冒着酷暑,来到寿县板桥镇板桥粮站,见到革命烈士顾剑萍的后人邹正方老人。邹正方系顾剑萍的孙子,今年已有76岁了。在说明来意后,邹正方激动地向我们介绍家史及顾剑萍烈士的革命光辉历程,从几封泛黄的家信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革命者无私无畏的赤子之心,看到了一个为党和人民利益视死如归的共产党员的崇高形象。
  顾剑萍,原名邹本瑶,安徽寿县人。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故名随娘家姓顾。1905年出生于一个旧军官家庭。其父原系国民党冯玉祥部的一名军官,北伐战争后脱离部队,携家到上海市宝山县定居,过田园生活,1914年顾剑萍在天津读书,1915年到上海宝山县第一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上海民主中学,1925年在上海立信会计训练班,系统地学习财务会计业务知识。
  顾剑萍在20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革命活动。1926年他在上海创办长春桃园时,就同地下党联系密切。1930年至1932年他受党的指派,在安徽六合公路局以第五分段段长(后为护路队队长)为掩护,负责地下交通和护送工作。1932年9月,机关暴露遭通缉,远走山西洪洞。
  在以后的革命征途中,顾剑萍在国民党部队中搞过兵运工作,后又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但主要时间是在鄂豫边区度过的。1938年,顾剑平随“七十七军”桐柏山区工作团到中共信南地委,任地委工作队队长。
  1939年12月,信南县委成立,顾剑萍任县委财经部长,在创建信南根据地的过程中,他做出了重大贡献。为解决当时的经济困难,他提出了广开财路,建立固定的财政来源,采取征收抗日捐、商税,就地开办小型工厂等办法。根据他的提议,信南根据地还改征抗日捐为征收茶叶。信阳是产茶区,而大部分茶山又在地主手中,改征茶叶既可以减轻农民负担,又增加了财政收入。另外,在他的倡导下,信南县委自力更生,先后办起了造纸厂、毛巾厂。正是由于他和同志们的努力,使当时驻此的信南地委机关,以及所属部队、县委机关及县大队的吃穿和行政经费都得到了保障。
  顾剑萍为人忠厚,平易近人,谈话很风趣,凡和他接触过的同志,都感到他组织观念强,对同志有火一样的热情,肯帮助人。他和同级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都十分融洽。与大家相比,虽然他年龄比较大,文化程度高,知识面广,但他从不摆资格,遇事总和大家商量,充分发扬民主。但当他发现不对或不妥的事情时,又总是耐心地进行说服,从不放弃原则,他是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兄长与领导。
  1942年3月,豫鄂边区行署贸易总局成立,顾剑萍任副局长兼襄河地区财政特派员。1943年调任江汉税务局局长。1944年,襄河地委划分为襄南和襄北两地委,又调他任襄南地区财政特派员。同年8月,在天津行委会召开的选举大会上,顾剑萍作了题为《现在的世界和将来的世界,现在的中国与将来的中国》的形势报告,听了这个报告的同志都感到很受鼓舞。
  1945年2月27日,鄂豫边区党委决定顾剑萍为襄南专署副专员。他在襄河工作期间,正是边区财政困难时期,为了解决边区的困难,增辟财源,顾剑萍经常化妆成各类人物,带着警卫员或武装小分队奔波于襄河南北广大地区,出没于敌占区,做各方面人士的工作,尽可能地筹集资金,在对地方财经工作的指导管理上,他经常深入各县,调查研究,亲自和基层同志扣预算、算明细账。号召大家节衣缩食,增收节支,尽力支援抗战。襄南抗日民主根据地是鄂豫边区县财税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在解决边区财经困难上,顾剑萍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管理财经工作中,他对自己和家属都要求非常严格,虽然经他手管理的钱粮很多,但他生活却十分简朴,从不为自己和家属的穿衣吃饭做非分打算,从不乱花一分钱。对革命,对工作总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处处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说服教育同志们。他经常告诉大家做好财经工作的重要性,告诫大家边区还很穷、大家都很穷,我们所掌握的有限资金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保障。是我们广大指战员生活的依托,我们财经工作者,要珍惜每一分每一厘,要节俭,切忌浪费,要为抗战胜利当好后勤兵,他的言传身教,大家甚为敬佩,自觉以他为楷模。
  1946年6月,顾剑萍参加中原突围,时任江汉独立旅后勤部政治委员。9月16日,刘子厚、张才千率领一批地方干部和二旅四团先后来到湖北南漳荆山幸家坪与江汉中心县委和江汉支队汇合,成立鄂西北第四地委,刘子厚任书记兼专署专员,顾剑萍任地委委员兼副专员,在日趋恶化的环境里,他率领军民艰苦转战,坚持斗争。
  1947年4月5日,顾剑萍率800人的武装进行第二次突围,在近一个月的转战中,遭到敌人的无数次围追,途经十多个县,部队伤亡失散严重,顾剑萍头负重伤与部队失去联系。在以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带着伤痛,忍饥挨饿,沿路乞讨到上海,找到上海党组织并受组织派遣任上海浦东区区长,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同年秋,上海地下党组织接到中共中央中原局的电报通知,言有大批中原部队突围干部,要从福建、广东、湖南、江苏等省返回大别山,要求火速派人到汉口建立地下交通站。
    1948年2月,经过顾剑萍和其他同志的努力,地下党武汉中心小组和地下交通站成立,顾剑萍任组长兼站长,他们以经营皮货的“泰昌行”为掩护,进行地下护送工作。短短的几个月里,他们先后将新四军第五师突围隐蔽在上海等地的一些负责干部和上海地下党的数十名骨干、工人、学生、技术人员安全送进解放区,同时还为解放区运送了大批医药用品和军需物资。
  1948年6月,顾剑萍从上海汇报工作返回武汉,由于叛徒的出卖,刚一上岸就遭逮捕。不几天就被作为共产党要员押往南京国民党监狱。敌人严刑逼供,他视死如归,始终没有承认自己的身份,没有暴露党的机密,并且进行绝食,抗议敌人的野蛮行径。12月22日,在南京雨花台慷慨就义。时年43岁。顾剑萍与李先念等老革命家是亲密战友,是一位革命将领,忠贞不屈的英雄。同时他又是一位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一生写了不少家书和工作书信,这里仅用两封珍贵的遗书,来表达他对家人的亲情和战友的情怀。
  第一封是写给爱妻刘英同志的信:
  刘英同志:已别两载,时己为念,自胡区分袂后,我们环境日趋恶化,终日在游击中过生活,终日在万山中跑来跑去,坚持至今年清明日上,我们又一次突围,由襄西返襄东,经十余县至安徽六安被阻,转湖北罗田山中。我们八百余人,在一个月中遭受几次敌人伏击,日夜追赶,伤亡、失散、掉队已全部无存。我只身突围跑出,前后过一个月讨饭生活,幸而未遭受危险,安全至沪。上海组织特别优待,休息调养一个月,身体伤痕已复原。算九死一生万幸,堪以告慰……
  第二封是给战友李先念、刘子厚、陈少敏同志的信
  先念、子厚、大姐:
  总是自己不慎,惨遭毒手,有死而矣;骆等一群太无人格矣;萍自心检讨尚未对不起人民处,罪在未完成组织任务,为终是憾死矣;萍之家老父小儿,请先念及私情(不敢公言)予以忠顾。我的小儿须继我之意志,为人民服务别矣!!请告别刘英自便。
  根据有关资料及其孙邹正芳的介绍,顾剑萍的妻子刘英,全国解放后,曾任湖南商业厅副厅长,直至离休。信中提到的叛徒“骆等”,即叛徒骆近丘,解放后被人民政府判刑18年。

特 别 声 明

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寿县融媒体中心(寿县广播电视台)为寿县县域内唯一具有新闻采编、播出资质的媒体机构。寿县县域内,其他所有自媒体及商业媒体均不具备新闻采访、编辑、转载、发布等资质。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主管运营的媒体平台有寿县县委主办《寿州报》、FM101.2、FM105.9寿县人民广播电台,寿县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寿县发布”、“寿县广播”微信公众号,@寿县发布微博,寿县人民政府网站、寿县新闻网,寿县手机台APP,寿县融媒体中心抖音号等,是以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县域官方主流媒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平台发布的所有信息,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特此声明。

主办: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寿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寿县国投大厦 邮编:232200 电话:0554-4027701 传真:0554-4032565
皖网宣备3412014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4120200039    皖ICP备05004200号-3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淮南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监督举报电话 0554-6678590

寿县新闻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E-mail:shouxian-wz@163.com 电话:0554-4027860

涉企举报专区 涉“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举报专区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