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寿县新闻网!
网站首页 > 文化寿州 > 民风民俗

(7)情意绵绵中秋节

发布时间:2012-10-13 19:16 阅读次数:
[字体:  ]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的夜晚,月球距离地球最近,月亮最大而且又圆又亮,所以自古以来就有饮宴赏月的习俗。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们都要赶回家来与家人团聚,就连回娘家的媳妇都要赶回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所以,这一天被称之谓“团圆节”。这一天又是秋季的中分之时,又称“中秋节”。
  中秋节起源很早,《礼记•祭法》中有“夜明,祭月也”的记载。秦汉之前的礼仪中,就有秋分之时周天子到都城西郊月坛祭月的规定。在民间,中秋节的来由,还有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与羿,二人忠贞、执着的爱情,感动着善良的人们。于是大家效仿羿祭嫦娥的做法,在中秋之夜,于院内摆下供桌,面对月亮,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形成惯例,这个中秋节的习俗就沿袭了下来。
  月亮是美丽、温柔、恬静、可爱的象征。中秋之夜,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大地,节日笼罩在月光之中,赏月也便成了节日的主要内容。无论何等人家,夜来安排家宴,团圆子女,或邀集佳宾,对月畅饮,共话平生,实属难得之雅事。
  吃月饼是这个节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宋代,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的句子。月饼,象征着“天上月圆,人间团圆”。作为一种食品的名称,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本身就具有诗意。现今的月饼,种类很多,有梅花饼、菊花饼、芙蓉饼、豆沙饼等等。又因各地人们的口味不同,生产厂家还分门别类地生产出不同的月饼,分为粤式、广式、京式,等等。到了中秋这一天,大家还以月饼作为礼品互相赠送。人们在品尝月饼的时候,也品味出了和谐团圆之意境。
  诚然,中秋之夜,少了几分春日的欢快和轻松,却多了几分秋天的惆怅和思念。此当月悬长空之际,人们的思绪,常随月光而去,飘到远方的亲人与好友的身边。正如宋人苏轼所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特 别 声 明

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寿县融媒体中心(寿县广播电视台)为寿县县域内唯一具有新闻采编、播出资质的媒体机构。寿县县域内,其他所有自媒体及商业媒体均不具备新闻采访、编辑、转载、发布等资质。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主管运营的媒体平台有寿县县委主办《寿州报》、FM101.2、FM105.9寿县人民广播电台,寿县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寿县发布”、“寿县广播”微信公众号,@寿县发布微博,寿县人民政府网站、寿县新闻网,寿县手机台APP,寿县融媒体中心抖音号等,是以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县域官方主流媒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平台发布的所有信息,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特此声明。

主办: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寿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寿县国投大厦 邮编:232200 电话:0554-4027701 传真:0554-4032565
皖网宣备3412014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4120200039    皖ICP备05004200号-3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淮南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监督举报电话 0554-6678590

寿县新闻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E-mail:shouxian-wz@163.com 电话:0554-4027860

涉企举报专区 涉“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举报专区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