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古县寿县街头,油烟袅袅,大概有20余家生产“大救驾”的作坊,街道上飘散着炸“大救驾 ”的香气。人们现买现炸,生意火爆。很多卖当地土特产的商场里,“大救驾”也是畅销产品。
大救驾又称寿州大救驾,是中国传统的徽式名点,它的诞生有一个脍炙人口的传说。相传:公元956年,后周大将赵匡胤率大军攻打寿春,南唐将领刘仁赡死节守城 ,赵历时九个月才攻下城池。赵匡胤由于长期征战,非常疲劳,不思饮食。当地有厨师用面粉、白糖、猪油、桂花、莲子等做成糕点给赵匡胤品尝,赵食之,胃口大开。后来,赵匡胤做了宋朝开国皇帝,对大救驾仍念念不忘,称“救了驾”,从此,“大救驾”糕点美名远扬,口耳相传,历千百年不衰。 成为寿县人婚庆、待客,走亲访友的必备佳品,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青睐。1979年,“大救驾”被评为安徽省省优产品,1985年被国家轻工业部评为全国轻工业优质产品,1990年获国家商务部“金鼎奖”。
大救驾的制作要点是, 包酥时的比例为皮料6:酥料4。包酥后按扁,擀成长带状,再将两头对折,再擀成长带状。从一端起将长带状卷成圆柱形,用刀从中间切断,将刀切面朝下放置,按成扁圆形,取馅料包入,用手按扁,最后用大拇指将饼面当中按的凹一点,放入六成热的油锅中炸制成熟。
成品的大救驾特点是,呈圆形,外皮花酥一层层叠起,犹如金丝盘绕,饼中间呈急流漩涡状,色淡黄。
随着古城寿县旅游业的升温,“大救驾”美食被更多的人们所喜爱。这也让人们产生了一丝隐忧。传统作坊生产的“大救驾”,都是在临街支个门面,现作现炸,卫生很难保证,反复用油,对健康不利,加之包装简陋,不能实现较长时间的保存,产品的生命力和销售都受到影响,不能把这一传统美食发光大。
随着形势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绿色健康环保的生活和饮食。大救驾这种重油重糖的传统名点受到了挑战。如何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对大救驾进行一场“革命”。许多经营者的有识之士做到了:改进口味,用特殊工艺减少含油量,一次性用油,不反复用油,更加符合现代人健康需求;改进包装,实行高温灭菌,上马高温灭菌生产线,实行机器包装,使保质期延长到160天左右,更加卫生、健康,适合外出携带;改进外观设计,突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突出产品的人文气息,使之成为旅游和馈赠亲友的首选礼品,增加了市场的竞争力。
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有的经营户还在“大救驾”的口味上进行创新,增加豆沙、草莓、哈蜜瓜、香橙、枣蓉、凤梨原料的配方,有椒盐味、香辣味、水果味等,让口味更加多样化,使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现在,大救驾已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志于在大救驾传统名点保护和传承的经营户朱庆国经过申请考察,成为大救驾传统技艺传承人。寿县寿西湖饭店管理有限公司开发的“寿西湖”牌大救驾荣获全国旅游十大金牌小吃。芈八子公司在古城寿县南大街建起大救驾博物馆,让大救驾这种传统名点传播得更远,品牌效应更加凸显。
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寿县融媒体中心(寿县广播电视台)为寿县县域内唯一具有新闻采编、播出资质的媒体机构。寿县县域内,其他所有自媒体及商业媒体均不具备新闻采访、编辑、转载、发布等资质。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主管运营的媒体平台有寿县县委主办《寿州报》、FM101.2、FM105.9寿县人民广播电台,寿县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寿县发布”、“寿县广播”微信公众号,@寿县发布微博,寿县人民政府网站、寿县新闻网,寿县手机台APP,寿县融媒体中心抖音号等,是以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县域官方主流媒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平台发布的所有信息,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特此声明。
主办: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寿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寿县国投大厦 邮编:232200 电话:0554-4027701 传真:0554-4032565
皖网宣备3412014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4120200039 皖ICP备05004200号-3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淮南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监督举报电话 0554-6678590
寿县新闻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E-mail:shouxian-wz@163.com 电话:0554-4027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