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迎河镇多举措推进产业扶贫,提升脱贫“成色”

阅读次数: 作者:寿县民生工程 发布时间:2020-09-23 10:08
[字体:  ]

 

近年来,寿县迎河镇把发展产业做为实现贫困户有效增收、促进脱贫的主抓手,在观念养成、技能培训、互相学习等方面狠下功夫,织密脱贫致富保障网,提升脱贫攻坚成色。

 

学好用活政策,组织贫困户学习产业扶贫、扶贫小额贷款等政策,把扶贫与扶志、扶智做到有机结合,引导贫困户内生动力,使更多的贫困户提高了思想觉悟,摒弃了“等靠要”思想,许多贫困户由原来的“要我发展”转变为现在的“我要发展”,贫困户寻求发展的内生动力得到极大激发。年初,对有产业发展能力且有产业发展意愿的1402户贫困户进行逐户摸排、征求意见,指导适合本户发展的产业项目并引导适宜本户实际的发展规模。共发展特色种植业264户,畜禽水产养殖业1135户,小加工业3户。

 

学懂弄通技术,通过播放视频课件、专家课堂讲解、种植户交流经验、邀请种养殖业“土专家”“老把式”授课等方式,为贫困户讲授种植、养殖技术,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里,解决在实际生产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共举办“稻虾轮作”共生种养技术培训、杂交水稻丰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等8次,参加培训的贫困户达500多户,特别在7月初,组织贫困户到寿县绿园特种水产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学习水产养殖技术,通过现场观摩授课的方式,养殖户们增长了见识,学到了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水养殖等先进技术。

 

指导推动实践,依托迎河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及迎河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平台,大力开展“远教+基地+合作社+贫困户”转化模式,充分发挥合作社示范引导作用,让贫困户努力实现创新、创业,在边学边用中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今年,在合作社和基地的带领下,全镇22家主要合作社或扶贫基地共吸纳286户贫困户务工,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30%,月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克服了疫情影响,实现了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交流互学经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挖掘农村能工巧匠,创建“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把2639户贫困户组成158个互助组,定期召开互助组会,通过学习培训、结对互助、生产互助等多种形式,让贫困户与贫困户交流学习种养心得,发展产业,实现了“群众引导群众,群众帮助群众,大家共同发展”。(王教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