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寿县司法局“望闻问切”工作法优化法律援助服务

阅读次数: 作者:寿县民生工程 发布时间:2022-10-20 14:55
[字体:  ]

寿县司法局以“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用”的情怀,通过“望闻问切”工作法,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延伸服务范围,让群众感受到到法律援助真情的洋溢,努力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一、“望”民意,收集社情民意帮扶弱势群体。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积极开展“五进五民”活动,通过与村组干部摆谈、与党员座谈、进村入户访谈等形式,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接触,知民情,望民意,解民忧,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拉近与基层群众的距离。通过 “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训、“民法典宣讲进基层”等活动,分类梳理贫困户等群众的法律需求,为受援人的诉求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法律援助。与扶贫办、残联、妇联等相关部门联系,准确掌握低保户、残疾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基本信息,对符合申请法律援助的人员开通“绿色通道”。

 

二、“闻”诉求,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落实法律援助咨询接待制度,严格落实按时到岗、首问责任、接待服务、轮流值班及节假日值班制度,重大事项汇报等各项制度,确保法律援助咨询接待工作规范化运行。工作人员为来访者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出谋划策,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来访咨询事项属于法律援助范围的,一次性告知申请程序,指导来访人提出申请,对不属于法律援助范围的,告知有关规定,指引来访人寻求其他解决渠道,防止矛盾激化。

 

三、“问”需求,针对特殊人群主动上门服务。制作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卡,将25个法律援助站的地址、热线电话等公开,为困难群众寻求法律援助提供方便,架起了法律援助机构与弱势群体之间的便利桥梁。规定老年人和残疾人可以优先获得法律援助咨询和法律援助申请的受理、电话预约办理法律援助申请事项等服务。以“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援惠民生·关爱老年人”等活动,不断延伸工作触角,为残疾人、老年人及行动不便的当事人提供上门服务,让人性化的法律服务温暖人心。

 

四“切”症结,即把脉群众需求降低法律风险。通过放宽法律援助审查标准,扩大法律援助范围事项,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申请门槛,将劳动保障、因产品质量、环境污染事故中合法权利受到侵害请求赔偿的,涉及婚姻家庭、食品药品、教育医疗等与基本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完善案件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健全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评估机制,规范审查、审批、指派等各个环节,切实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继续推行庭审旁听、回访、质量监督卡等监督措施,强化法律援助案件的全程监管,不断提高办案质量,降低法律风险。(鲁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