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古时别名紫金山,山上盛产紫金砚石。
紫金石, 石色赤紫而质润泽。开掘紫金石制砚,始于汉,盛于唐。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善的北宋宰相杜衍之孙杜绾所著《云林石谱》中记载:“寿春府寿春县,紫金山石出土中,色紫、 琢为砚,甚发墨,叩之有声,余家旧有风字样砚,特轻薄,皆远古物也。”
经安徽省地矿局三一三地质实验室取样分析,紫金石含钙量很高,而且含有锶、钼、钾、碘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此石“质坚、润泽、发墨”三美丰韵天成。该石有红、黄、紫、绿、青、赭、黑等色,可分为紫金、鱼子红、月白、黄金带、紫金带、花斑、蟹壳青、金黄、碧玉、墨玉、黑子等十一种之多。
紫金砚是历史名砚,满蓄汉唐盛世文化,是八公山这块楚汉文化交汇地,繁盛地孕育了它的生命基调。寿州为中原文化和楚文化两大文化体系集中表现地。孙叔敖造“芍陂”、蔡楚吴越争雄、汉淮南王刘安邀八公炼丹修道,著《淮南子》、淝水之战、赵匡胤困南唐等等,扑朔迷离的遗文轶事、名人传说,更增加了这座二千余年三为国都古城的神秘色彩。“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围棋赌墅”等已众所周知,为人乐道,被苏东坡誉为“淮上第一名山”。
专家推测,用八公山紫金石制砚始于汉,据称早在西汉时期,紫金砚就成为文人墨客、王公贵族争相收藏的珍品。在唐朝已是宫廷贡品,台湾故宫博物院宫廷贡单列第一者即为紫金砚。北宋宰相杜衍之孙杜绾《云林石谱》载:“紫金山石出土中,色紫,琢为砚,甚发墨,扣之有声。余家有风字样砚,甚发墨,特轻薄,皆远古之物也”。以北宋上溯能称得上“远古”的,时代该多么遥远。
后来由于八公山在淮河边上,历史上多次出现以淮河为界的南北对垒分治,连年战乱不绝,特别是南宋与金国以淮河为界的战争达百年之久,曾繁盛数百年的八公山一带逐渐沦为蛮荒之地,至宋未渐衰,以后的各个朝代对紫金砚开发渐少,未能形成规模。
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寿县融媒体中心(寿县广播电视台)为寿县县域内唯一具有新闻采编、播出资质的媒体机构。寿县县域内,其他所有自媒体及商业媒体均不具备新闻采访、编辑、转载、发布等资质。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主管运营的媒体平台有寿县县委主办《寿州报》、FM101.2、FM105.9寿县人民广播电台,寿县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寿县发布”、“寿县广播”微信公众号,@寿县发布微博,寿县人民政府网站、寿县新闻网,寿县手机台APP,寿县融媒体中心抖音号等,是以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县域官方主流媒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平台发布的所有信息,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特此声明。
主办: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寿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寿县国投大厦 邮编:232200 电话:0554-4027701 传真:0554-4032565
皖网宣备3412014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4120200039 皖ICP备05004200号-3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淮南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监督举报电话 0554-6678590
寿县新闻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E-mail:shouxian-wz@163.com 电话:0554-4027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