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寿县新闻网!
网站首页 > 寿州古城请您来,共度地道中国年 > 旅游指南 >

北路庐剧

发布时间:2014-11-26 09:28 阅读次数:
[字体:  ]

庐剧,是长期流行于安徽省中部区域的地方戏剧种。长期以来,因各地的自然环境、风俗习惯、语言语音的不同,区域内的庐剧,又形成了几种类型的表演、演唱风格。一般依据地理地形的特点,习惯分为“上路”、“中路”和“下路”,也称为“西路”、“中路”和“东路”。以大别山区六安、霍山为代表的称为上路或西路,以合肥、巢湖为代表的称中路,以芜湖为代表的称为下路或东路。然而,在这个区域内的北部,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分支——北路。
  北路庐剧以寿县为代表。据史料记载,这个地方较为完整的庐剧民间班社,组建于1931年。后来才不断有类似班社成立。经过艺术实践优胜劣汰的过程,在建国后,于1951年分别成立了有地方政府管理的戏剧团体“淮声庐剧团”和“胜利庐剧团”,到了1958年,这两个剧团又合并成为“三权”在县的“寿县庐剧团”。
  在老艺人的精心传授和青年演员的不懈努力下,北路庐剧渐渐具备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使北路庐剧的戏剧道白与音乐唱腔有了独特之处。道白接近普通话,音调受地方语音影响,稍有变化。音乐唱腔较之于其他几路,强调阳刚气息,旋律句式工整且不失变化,假声运用略少,真假声变换界限明显。这些特点,扩大了观众面,特别是北方地区的观众较易接受。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部分。主调有[二凉]、[寒腔]、[三七]、[老生调]、[老旦调]、[衰调]、[丑调]等;花腔多为民间小调,以及折子戏专用腔调。传统剧目有《薛凤英》、《合同记》、《白玉楼》、《山伯访友》、《打桃花》、《打烟灯》等。新编剧目有古装戏《燕归巢》,现代戏《两兄弟》、《全家红》、《放湖水》、《换稻种》、《丹花》等。许多剧目在省、市级历届戏剧调演、汇演中还屡屡获得奖项。

特 别 声 明

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寿县融媒体中心(寿县广播电视台)为寿县县域内唯一具有新闻采编、播出资质的媒体机构。寿县县域内,其他所有自媒体及商业媒体均不具备新闻采访、编辑、转载、发布等资质。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主管运营的媒体平台有寿县县委主办《寿州报》、FM101.2、FM105.9寿县人民广播电台,寿县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寿县发布”、“寿县广播”微信公众号,@寿县发布微博,寿县人民政府网站、寿县新闻网,寿县手机台APP,寿县融媒体中心抖音号等,是以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县域官方主流媒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平台发布的所有信息,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特此声明。

主办: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寿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寿县国投大厦 邮编:232200 电话:0554-4027701 传真:0554-4032565
皖网宣备3412014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4120200039    皖ICP备05004200号-3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淮南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监督举报电话 0554-6678590

寿县新闻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E-mail:shouxian-wz@163.com 电话:0554-4027860

涉企举报专区 涉“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举报专区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