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寿县新闻网!
网站首页 > 文化寿州 > 散文随笔

乡恋乡愁——读黄丹丹小说集《天鹅之舞》

发布时间:2025-04-22 16:36 来源:寿县新闻网 作者:潘凯雄 阅读次数:
[字体:  ]

  这部收有10个短篇和两部中篇的《天鹅之舞》虽已是黄丹丹的第三部小说集,但于我而言却是首次集中读到她的作品,这虽见出自己的孤陋寡闻,但作者那富于个性的艺术表现力更超出了自己的预判。
  在这12部作品中,无论是10个短篇还是两部中篇,都有一个共同的场景,即今日名为寿县过往则长期称之为寿州的地方。这至少就有两点值得关注:首先,这是一座古县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说,著名的淝水之战和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古城墙都在这里。不仅如此,县又是中国社会治理最基本的单元,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皇权到县,再往下就没有了。现代中国的社会治理结构中县以下虽有乡镇的存在,但县一级依然还是最重要的基层治理结构,同时也是集中表现中国社会现状最基本的单元。其次,寿县作为一座古城,自然就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本能地联系在一起。读黄丹丹的这些作品很难绕开这两点,这当然是好事,但在某种意义上又何尝不是一把“双韧剑”:处理得好即是她小说创作的一个亮点,反之也可能成为负担甚至是败笔。比如县城,处理得好则烟火四溢、活色生香,处理不好也可能导致封闭保守如一潭死水;又如传统文化,如何理解和评估?分寸拿捏得好自是出彩,一味盲目崇拜则必为笑柄。
  阅读过《天鹅之舞》中的12部作品后,我的这种担心成为多余。在处理这两个难点一双关系时,黄丹丹的确既有自己的想法更有具体的实现办法,关键是最终效果也不错。首先,在《天鹅之舞》中,叙事的时间安排上具有一定的长度,空间又饱有一定的宽度。时间虽聚焦当下,但又不局限于现在,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前,如《故事里的人》。空间虽以寿县为轴心,但半径却划拉得不小:从寿县到安徽全省,从安徽省到全国乃至世界。时间的拉长和空间的展开,作品便有了可以更加自由驰骋的天地和场景:时间上传统与现在形成了比照;空间上的流动与穿行,人物的作为、时代的变革、区域的特点自然囊括其中。黄丹丹的短篇都不长,不过一两万字,但时空一旦打开,传递的生活信息就十分饱满,格局也就自然摆在那里。比如面对传统文化,孤立在寿县的小空间中看和跳出来回望,无论是感觉还是评价,结果一定不一样。我认为这种处理方式,是非常机智的,也是很成功的。
  其次,故乡是我们国人生命中挥之不去的情结之一。本人籍贯也是安徽,虽然45岁前从未到过安徽,但是如果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时,我还得说自己是安徽人。这是就中国人的一种情结,挥之不去。故乡的确是很多人心灵上休养生息的避风港和养生地。但这只是一方面,事实上也还有另一面,黄丹丹的作品里就有这样的书写。在一个相对开放的时空流动中,有的从故乡走向遥远地方,思念着老家,盼望着回乡,充满着憧憬,真回去了失落感又时有发生,和发小乃至亲人也不无疙疙瘩瘩,这非常真实。今日之老家已不是昔日那个老家,今天的你也不再是过去的那个你。暗藏的流动或者潜在的东西是什么?是时代,是社会,是变化。这是比传统上的乡愁更加流动,更有活力的东西。我认为黄丹丹在自己的笔下对这一点处理得很好。这样一种真实且纠结的状态在她的笔下其尺度与分寸把握得好、拿捏得好:既思乡,又不无些许惆怅与失落。
  最后,如何表现家乡?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等是文学反映、表现乡愁或者书写家乡时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段。黄丹丹的作品则并不是刻意如此,她基本是淡淡的、不动声色的书写家乡的自然和人文特点,例如某个地方在某种季节的阴雨,湿乎乎的,且多是在书写人物行为时加入一点自然特色。在这种以人物为中心的自然流动中,让读者想象那个地方的风物以及自然,家乡景物、风土人情不动声色地随之表现出来的。这是一种文学手段,是一个好小说家应该向此方向而努力,而不是刻意去渲染与铺陈。
  对黄丹丹的创作如果说还有什么建议的话,毕竟我只看过她这一本作品集,提建议的依据也不充分,只能泛泛说一点:那就是还可以考虑一下如何突破、适当拓展一下自己。

特 别 声 明

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寿县融媒体中心(寿县广播电视台)为寿县县域内唯一具有新闻采编、播出资质的媒体机构。寿县县域内,其他所有自媒体及商业媒体均不具备新闻采访、编辑、转载、发布等资质。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主管运营的媒体平台有寿县县委主办《寿州报》、FM101.2、FM105.9寿县人民广播电台,寿县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寿县发布”、“寿县广播”微信公众号,@寿县发布微博,寿县人民政府网站、寿县新闻网,寿县手机台APP,寿县融媒体中心抖音号等,是以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县域官方主流媒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平台发布的所有信息,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特此声明。

主办: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寿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寿县国投大厦 邮编:232200 电话:0554-4027701 传真:0554-4032565
皖网宣备3412014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4120200039    皖ICP备05004200号-3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淮南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监督举报电话 0554-6678590

寿县新闻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E-mail:shouxian-wz@163.com 电话:0554-4027860

涉企举报专区 涉“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举报专区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