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贯穿于人生的每一刻。学而时习之,在于不断地汲取与反哺中,延伸、延展着文学的独特魅力。学习和实践在持续中进行求解,哪怕只是些许与以往的不同,也能让每个人身上闪烁着独特的星光。
每一堂课、每一位老师、每一句箴言,都将伴随我们终生,受益匪浅。其中的一句话或一段言论,或许就能化作一盏明灯,照亮你我前行的道路。多读一些书,多进行一些思考,多留些时间发呆,在这有限的光阴里,如何让自己真正成为自己,这关乎于自我认知与自省的独创性。
6月底的周末,我们相约于寿州古城,在梁巘的循理书院旧址,重开求知的路径。鲁迅文学院竟与寿县本土文学携手,在这雨后初晴时,用文字的美感,思想的融创,共同探索寿春文学,求索安徽文学,融入中国文学的大家庭。
“文化求异,文明求同。”正如陈先发主席的《歌以咏志、星汉灿烂》所言,安徽的文化奇妙独特,儒释道三家并存,又以长江、淮河为界将安徽分为三个文化坐标。淮河以北,以老子、庄子、嵇康为主的道家文化,“三曹”文学的历史定位;江淮之间,佛教中国化在安徽中部形成,多视角诠释禅宗二祖至六祖的思想进程,慧能的“诸法美妙,非观文字”;长江以南的儒学地位,古徽州的徽商文化,朱熹的理学,李白在池州、当涂的诗歌演绎,287首唐诗的宣城。文化无所不在,如何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寻求文学的“根”与“魂”?你看,就我所在的寿州城,不到四平方公里的古城内,报恩寺、清真寺、基督教堂等,各有各的来源,各有各的思想,文化碰撞在时光深处。在寿州城,它们的建筑风格一致为中国古代殿宇式建筑,相融在这烟火人间,是否就是一种有力的诠释。
我们要有什么样的文学追求?文学艺术给予我们怎样的思想启迪?鲁迅告诉我们:文艺是国民精神发出的火光,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行的灯光。但承载国民精神的文艺并非无木之本,而是耕耘于生活的田野。我们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精神担当,坚守自我价值,肩负时代使命感。拥有“大我”胸怀,认清“自我”不足,书写“小我”点滴。就如我理解的文学语言,初见之下,视觉上的触动远胜于听觉上的波动。口语化的词汇,未必能准确传达思想。文学有其独特的语言,有其书面的表达方式。正如小说是写给人看的,而非听的。品读小说的语言,精髓在于“传神”。用文字捕捉人物的神情,刻画其形态与动作特征,皆由语言凝练而成。透过对一个人物的描写,竟能折射出一个时代,这往往是作者事先未曾预料的。
我们固守怎样的文学情怀?家乡文学地域化的传承与写作。我们青年有着不一样的文学梦想,挤出有限的碎片化时间,坚守初心,给自己加压,每天固定的时间,固定的量,要有紧迫感,自我逼迫,日积月累地不断磨练,一天推着一天的坚守,自我意志力逐步提升。俗话说“强迫成习惯,习惯成自然。”我们立足家乡,放开眼界,观察身边人和事,贴近寿州古城的日常生活,说好家乡故事。
当下的文学现场和写作场域,正如郭艳老师对青年写作的鼓励所言。青春文学是一个不断衍生和阐释的过程,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青春文学写作,因此青春文学是一个非固化的、不断衍生新质的概念。我们如何突破文化的断裂和地域的阻隔?阅读或许是抚慰那撕裂的文化断崖的良方。要有发现性的阅读,在阅读中进行自我剖析,去理解经典,去体验生活,找到自己的创作资源,回归创新型有生命力的原点,从外而内,打破边界,从时代变更的细微处入手,如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或许就能照亮他人的写作。
写作犹如绘画,需留白、设悬念、蕴故事。在古寿州循理书院,我们再次续写青春篇章。我们执着于写作,或许您正是那颗指引我们前行的璀璨之星。
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寿县融媒体中心(寿县广播电视台)为寿县县域内唯一具有新闻采编、播出资质的媒体机构。寿县县域内,其他所有自媒体及商业媒体均不具备新闻采访、编辑、转载、发布等资质。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主管运营的媒体平台有寿县县委主办《寿州报》、FM101.2、FM105.9寿县人民广播电台,寿县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寿县发布”、“寿县广播”微信公众号,@寿县发布微博,寿县人民政府网站、寿县新闻网,寿县手机台APP,寿县融媒体中心抖音号等,是以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县域官方主流媒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平台发布的所有信息,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特此声明。
主办: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寿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寿县国投大厦 邮编:232200 电话:0554-4027701 传真:0554-4032565
皖网宣备3412014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4120200039 皖ICP备05004200号-3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淮南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监督举报电话 0554-6678590
寿县新闻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E-mail:shouxian-wz@163.com 电话:0554-4027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