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寿县新闻网!
网站首页 > 文化寿州 > 散文随笔

藏在二十四节气里的人间烟火味

发布时间:2025-08-20 08:33 来源:寿县新闻网 作者:金茂举 阅读次数:
[字体:  ]
  1、立春
    一马当先地引领四季轮回,春天的故事开始了。
    当“春满乾坤福满门”的诗句在风里漫溢,门扉上的春联红得发烫,新媳妇颊边的红晕更比春色浓——那是裹着憧憬的娇羞,像第一缕挣脱云层的阳光,轻轻落进人心窝。
   “律回岁晚冰霜少”,连檐角的冰凌都在偷笑,融成细流,偷吻着新贴的福字边角。人勤春早,融在父亲粗犷的手掌中。
    开学的第一天,彭老师在黑板上写道:“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说,立春就是立志。
  2、雨水
     雨水是天地写就的生存诗,若无雨水,万物失色。
     它不光教万物生长的法门,更铺开浸润的温床,像母亲的手抚过干裂的土地。每一滴都连着汗水的根,催醒泥土深处蜷缩的种子,让希望在湿润里悄悄拔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絮语里,田埂边的荠菜正冒尖,等着农妇提竹篮来寻早春的气息。
据说安丰塘下依然有一条龙:能呼风唤雨,又能体谅人间疾苦。
  3、惊蛰
     惊蛰的鞭声脆如裂帛,惊什么?那是万物的苏醒。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父亲扬起的牛鞭在半空划出弧线,惊得蚯蚓在土里打了个激灵,忙着把冻结一冬的土地松活。
    这声响,是大地忙碌的序曲,也是万物复苏的信号。“微雨众卉新”的清晨,菜畦里的小葱顶破硬壳,把嫩黄的芽尖探向天光。
    二月二龙抬头,晒网滩的五色彩龙欢呼起舞,为五谷丰登做出虔诚地祈祷。
  4、春分
    春分是秋分的大姐,也是最公正的信使。
    时光在这天把昼夜分匀,像给季节称了称,不多不少,刚好一半温柔一半希望。草木在这份平衡里舒展腰肢,连风都带着不偏不倚的暖意。
    “春分雨脚落声微”,檐下的燕子正衔泥,把窠臼筑在去年的旧处,似与光阴约好了归期。
     迎春花的性格比较开朗,芽儿涨得丰满,春分给予无限想象。
  5、清明
    清明的天是洗过的蓝。采一束带着晨露的花,轻轻放在爷爷奶奶的碑前,思念便顺着花香漫开。春光越明丽,记忆里的笑脸越清晰,原来怀念也可以是暖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絮语中,孩童追着纸鸢跑,断线的风筝飘向云端,像谁的牵挂在天际轻颤。
    那条给爷爷奶奶扫墓的路,起先是父亲陪我一起走,现在只有我一个人走了。网购了四瓶杏花村酒:素未谋面的爷爷、勤劳一生的父亲、孤苦伶仃的大伯和三叔。
来!我敬你们。
  6、谷雨
    雨里有谷,谷要趁雨前撒种。
    千粒种子落进湿土,像把希望埋进时光的抽屉。雨后沏杯新茶,看水汽袅袅,舌尖的甘醇里,藏着耕耘与收获的约定。
     “谷雨如丝复似尘”,茶农挎着竹篓上山,指尖掐下的雀舌,裹着整个春天的清芬。杯中物,茶酒共分。千秋大业也在其中蕴酿,人勤地不懒。
    春雨贵如油,良言赛春雨。只要你信任,大地绝不会辜负任何一粒种子。
  7、立夏
     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春夏有了分水岭。
     八公山泼上浓绿,郝家圩桃花梨花点染姹紫嫣红。我在箱底翻出那条红领带——总要添点自己的颜色,才配得上这热热闹闹的季节。
    “绿树阴浓夏日长”,老槐树的影子铺满院坝,竹椅上的蒲扇摇啊摇,摇出满院的蝉鸣与清凉。外来的戏班子,落地生根在金老郢,唱三天戏,是哪家有什么事,我早就忘了。
     初夏的夜晚蛐蛐儿,也欢快地吟唱。
  8、小满
     寿州大顺镇每年都举办一期农民丰收节,把藏在生活的智慧定位于小满中。
     “谦受益”不是退让,是在够得着的幸福里踏实前行。日子像灌浆的麦穗,慢慢饱满,在知足与进取的缝隙里,长出稳稳的甜。
    “小满田塍寻草药”,田埂上的艾草正旺,娘掐一把回家,晾在屋檐下,等着端午时捆成香包。
     启蒙的语文老师告诉我:“无论写什么文章,开头都缩进两个字,意味着敬天地,水满则溢,小满刚好。”
  9、芒种
     小满插秧家把家,芒种插秧普天下。广阔的田野里,弯腰与抬头都是诗。
     人们把汗水摔进土里,又在擦汗时望一眼沉甸甸的穗子。种与收从不含糊,就像付出与回报,从来都在阳光里站成等号。
    “芒种初过雨及时”,打谷场上的木锨翻飞,金黄的麦粒溅起,映着农人眼角的笑纹。
      上一季的麦芒刚收敛起来,下一季的秧苗播种开始。忙了,就会有收成。
  10、夏至
     遮阳伞下,世界小成两个人的影子。
     蝉鸣再聒噪,也盖不过彼此的心跳,江湖再大,抵不过伞下这方小小的、盛满恩爱的清凉。
“昼晷已云极”,老井里的水桶晃啊晃,浸在井中的西瓜,藏着一整个夏天的甜爽。备战高考的学子与时间赛跑,杨树的叶子贪婪地吸收阳光。把吃剩下来的米饭盛在一个大碗里,撒些酒曲,拌均匀、压平整、中间留一个酒窝。第二天傍晚,酒香四溢。
     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样子,荷叶接天绿,莲花仰脸红。
  11、小暑
      小暑藏着夏天的野趣,淠河弯的水灵动起来了。
      肖严湖坝坡上青草旺到极致了,牛年成群,这里是它们的乐园,当然也是我们尽情喧腾的地方。那路边纯自然的桑椹,青红紫,诱人哟,摘一篮儿与家人分享,岂不快哉?
     下河摸鱼时,指尖掠过鱼儿的滑溜,溪水漫过脚踝的凉;爬树摘杏时,果皮的微酸混着枝叶的清香——这些细碎的欢喜,把伏天酿成了甜蜜。
    小暑开鹏翼,晒谷场上的谷堆渐高,稻草人戴着草帽,守着满场的阳光味道。村口几条当地护家犬遇到外来的人,便会旺、旺、旺地狂吠起来。
  12、大暑
    正值青春年华,把青春的热辣写在脸上,青春痘和贫困一样如此纠缠。
    人们脱得只剩短衫,心里的火怎么也按不住,像正午的太阳,坦坦荡荡,热烈得不讲道理。
    “大暑热不透”,傍晚的老槐树底,蒲扇摇出的风裹着槐花香,棋盘上的楚河汉界,正厮杀得难分难解。
     买一根豆沙冰棒给我吃,我说个永不过期的笑话给你听。好不好?
  13、立秋
       王运超老师给我诗歌集做的序很精彩,我把所有的过往都写进诗里,取名《秋天的样子》。
      我却独爱前面人那句“天凉好个秋”。不必堆砌辞藻,只这五个字,便把夏末的燥热拂去,留下天高云淡的通透。
     “立秋梧桐叶落时”,院角的梧桐抖落第一片叶,孩童捡起来夹进课本,想把秋天的信笺藏进字里行间。
  立秋芍陂梧桐树,
  秋雨迷蒙,
  最宜秋词赋。
  一阵凉风一阵雾,
  寒蝉息鸣停何处?
  离散流荡秋叶诉。
  思浓江南,
  清凉石桥渡。
  青衣素颜情难驻,
  不堪回首中年路。
      与秋天立个约,落叶也带走我一切烦恼。
  14、处暑
       怎么处理暑期那么多的烦恼?因为处暑的风最是暧昧。成长其实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比如青春期的荷尔蒙与英语作业中的cbc有没有冲突?
       它一半带着夏的余温,一半藏着秋的清冽,在季节的交界线上轻轻推搡,像怕惊扰了这场温柔的交替。
      “处暑高粱遍地红”,田垄上的高粱穗低着头,红得像燃烧的火把,映着农人丰收的憧憬。
       寿州高铁站,已有丰收气息,一群拿到高校录取通知书的孩子正准备扬帆起航!
  15、白露
     白露的清晨,狗尾巴草举着水晶似的露珠。
     我掐下一株转身,却发现邻家小妹常待的石阶空着——原来成长,是有人悄悄走远,留一抹凉在记忆里。
     “白露沾野草”,篱笆上的牵牛花含着露,紫的、蓝的,像谁遗落的铃铛,在风里轻轻摇晃。
     我常常傻傻地想:降珠草上的白露和林黛玉的眼泪是一回事吗?
  16、秋分
      刘邦要是能放过项羽该有多好! 平分天下和平分秋色,是否相同? 秋分是天地的和解之日。
       它不管富贵贫穷,不辨谜面谜底,只把秋色劈成两半,一半给收获,一半给等待,让每个生命都在平衡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秋分客尚在”,屋檐下晒着的玉米串,金黄饱满,像一串串饱满的光阴,串起农家的喜悦。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盘板桥清真咸水鹅,一碟花生米,您,坐我对面。
  17、寒露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寒露让空气有了棱角。

     寒蝉的叫声裹着霜气,念起柳永“寒蝉凄切”的词句,忽然懂了古人在清冷里,把思念焐热的心情。
     寒露惊秋晚,惠山古镇山坡上的枫叶红了,像燃烧的火焰,给渐凉的秋添了几分热烈的暖意。
     远处传来阿炳沉重的步伐和《二泉映月》的苍凉。
  18、霜降
    霜降的记忆总缠着甜。放学回家,小脚的奶奶从床上馍篓里,掏出一块干柿饼给我,白霜像她眼角的皱纹,一层叠着一层,每一口都是晒透了的阳光味,暖得能焐热整个冬天。
    “霜降碧天静”,窗台上的菊花开得正盛,黄的、白的,给清冷的晨添了抹亮色。
     自留地里种麦子的父亲和耕牛都粗粗地喘着气,气如霜降。
  19、立冬
      立冬时,我在年轮上刻下深痕。
      寒风再烈,抵不过窗里透出的灯光,抵不过亲人递来的热茶——所有笑脸都成了暖阳,把游子的归途照得亮亮的。
    “立冬犹十日”,灶房里的铁锅冒着热气,母亲正炖着排骨,肉香漫出窗,馋得邻家小狗直摇尾巴。
     年轻时,我常把“归来吧,故乡的云”和“冬天里的一把火”歌词唱串门儿。
  20、小雪
       轻轻一落,盐罐里的咸便串起年味。
       屋檐下晒着腌好的鸡鸭,肉香混着雪的清冽,空气里飘着的,都是盼着团圆的甜。
     “小雪封山”的日子,孩子们在院里堆雪人,胡萝卜做得鼻子红通通,像极了灶台上刚蒸好的糖包。
       喜欢那种不紧不慢的小雪纷纷,于是给小女儿取名“小雪”,唯愿她如雪一样不急不躁,晶莹剔透。
  21、大雪
      白茫茫一片,可以诵读伟人《沁园春·雪》,也可以思考红楼梦十二钗结局,大雪,片片都有温度。
     清洁工把路面扫得像铺开的宣纸,书法家在纸上一笔一画写着虔诚。
      雪落无声,却把世间的纯粹,都衬得清清楚楚。“大雪压青松”,院中的青松挺着腰杆,枝头的雪簌簌落,像给青针缀上了水晶。
  22、冬至
        冬至的水饺藏着魔法。母亲包的馅里,裹着把长夜变短的暖意。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女儿们说“冬至最想回家”,原来团圆的味道,能把所有等待都酿成幸福。
      “冬至阳生春又来”,吃罢水饺搓搓手,看窗外的月光,仿佛已照见来年的春暖花开。
  23、小寒
     总想起安徒生写卖火柴的女孩,愿她的火柴能燃成暖炉。也愿卖炭翁的炭车旁有热茶,寒风再紧,
     也该让每个角落都有不熄的温暖。“小寒唯有梅花饺”,折一枝院角的梅,插在瓶中,暗香浮动,给清冷的屋添了几分雅致。
     浅浅地足迹印在雪地,妻子用毛巾裹着大瓷缸,给奶奶熬的粥,三十年了,依然滚烫。
  24、大寒
     柳宗元家附近,寂静无声,独钓的翁该收竿了。
     “天增岁月人增寿”的春联在风中招手,旧岁的最后一缕寒,都在盼新年的暖意里,慢慢化成了甜蜜。
     “大寒雪未消”,屋檐下的冰凌亮晶晶,孩子们数着倒计时,等着零点的钟声敲响,把旧岁的烦恼都留在雪中。
      孙少安用架子车拉着病重的秀莲回家过年了,平凡的世界里多了些烟火味。
特 别 声 明

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寿县融媒体中心(寿县广播电视台)为寿县县域内唯一具有新闻采编、播出资质的媒体机构。寿县县域内,其他所有自媒体及商业媒体均不具备新闻采访、编辑、转载、发布等资质。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主管运营的媒体平台有寿县县委主办《寿州报》、FM101.2、FM105.9寿县人民广播电台,寿县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寿县发布”、“寿县广播”微信公众号,@寿县发布微博,寿县人民政府网站、寿县新闻网,寿县手机台APP,寿县融媒体中心抖音号等,是以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县域官方主流媒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平台发布的所有信息,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特此声明。

主办: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寿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寿县国投大厦 邮编:232200 电话:0554-4027701 传真:0554-4032565
皖网宣备3412014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4120200039    皖ICP备05004200号-3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淮南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监督举报电话 0554-6678590

寿县新闻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E-mail:shouxian-wz@163.com 电话:0554-4027860

涉企举报专区 涉“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举报专区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