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寿县新闻网!
网站首页 > 文化寿州 > 散文随笔

邂逅植物

发布时间:2025-09-10 08:43 来源:寿县新闻网 作者:佟敏 阅读次数:
[字体:  ]

  作为一个植物爱好者,看到书里写到自己熟悉的植物,不免有一种老友重逢的感觉。而若是发现了书里读而未识,现实中却偶然撞见,那便是相见恨晚了!
      一如我读黄丹丹老师《云偶尔的投影》这本书,看到她的植物故交:蓼、马泡、美人蕉、六道木、格桑花、凤仙花、木槿等,也是我再熟悉不过的植物,很有共鸣,勾起了很多儿时回忆。唯独书里提到的“萝藦”,我竟然不知道是什么?光看字时,我猜可能是“茑萝”的别名,可是书中写“到了冬天,果子开口,一团团棉花般的白絮便会随风飘散”,而茑萝有着五角星般艳丽的花,结黑褐色的果实,长不到冬天就繁华落尽,况且它可不会“飞”呀!
  于是我赶紧百度一瞧“萝藦”的芳容:“夹竹桃科,叶对生,呈卵状心形;花冠白色;萝藦的种子在果实内部环绕一根中轴排列,当果实裂开时,就像放开了压缩的弹簧,展开的绢毛带着轻小的种子‘涌’出果壳,随风而去。”
  哇,这么有趣的植物,为啥我生活中没见过呢?顿时有些沮丧,仿佛前面阅读时和作者的连接,突然因这未识的萝藦“咔嚓”一声,被切断了。
  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几天以后,一个极其平常的傍晚,我从楼栋出来,原本是要径直走向小区南门,仿佛有什么牵引,我莫名其妙地向左偏移了几米,然后一个不经意地抬头,竟然望向了远处高压变电箱外的一簇绿色,上面好像有白色小花和鸡蛋大的淡绿色果实!“咦?这难道就是书里说的‘萝藦’?!”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惊喜,快步冲过去一看究竟。
  为了确认我的判断,又特地拿出手机识别一番。“哇,真是萝藦!”我激动地喊出声来。当时,我有一种强烈冲动,想要立刻拍照片发给丹老师,告诉她,我发现她书中说的萝藦了。但理智抑制住了我的行动:这也太幼稚了吧?还是不要打扰人家比较好。
  于是,我只好独乐乐,用手机狂拍一通:视频、照片,横屏、竖屏,全景、特写。 哈哈,现在它只属于我一个人,我可以近距离好好观察它:这簇碧色的萝藦挂在高压变电箱外的不锈钢围栏上,大约两米高,茎蔓看似纤柔却有力,有的相互缠绕在一起,就像几根铁丝拧在一起,似乎它们也觉得“团结力量大”吧?对生的心形叶片,绿得并不张扬,叶脉勾勒出细致的纹路,就像无声的掌纹。它们随风摆动时,好像在嬉笑我这个没见过世面的“痴人”。叶片间的小花,有的聚成一团热热闹闹,有的偏安一隅安安静静,白色花瓣也是五角,但边缘向内卷起,尖角处却向外侧收,茸茸的,煞是可爱。我忍不住靠近亲嗅:哇,那幽微的香气,美得我欢欣雀跃,手舞足蹈。
  我又忍不住去摸摸花朵旁边那青绿色的果实,小些的像未熟棉桃,稍大的却如纺锤,但它们表面都有凹凸嶙峋的白色点点,对密集恐惧症的人很不友好,好似告诉别人这是它们的“防身武器”,我这样想便觉得萝藦也有点憨拙好笑了。     
  可惜,现在只是八月,我还看不到它们最辉煌的时刻。看不到书中说的:“果子开口,一团团棉花般的白絮便会随风飘散。”
  我带着满心欢喜和它告别:“没关系,等冬天,我还来看你哦!”
  当晚我把偶遇萝藦的事发到朋友圈,恰巧丹老师看到了,不仅给我点赞留言,还鼓励我:“亲爱的敏姑娘,可以写一篇关于与植物偶遇的文章呀。”
  你瞧,那个被萝藦切断的连接,这时又被萝藦接上啦!
  最近,我确实偶遇了两株很“特别”的植物。它们的品种倒是很普通,但两种不同类的植物,竟然生长在同一片草地上,就感觉有些奇怪,而且仅相隔2米左右!
  它们都生长在山南如意公园西侧人行道的旁边,在公园很不起眼的一片草地上,一株是芝麻,一株是黄秋英。平整碧绿的草地,它俩显得尤为耀眼。
  这株芝麻大概一米多高,芝麻杆下方已经结满绿色蒴果,而上方仍有些许小花在开放。我知道这片地方在改造成公园前,有些人曾在这里种了芝麻、玉米、绿豆之类的农作物,如今这株硕果仅存的芝麻就是见证过往的痕迹。
  而一旁的黄秋英,让我很好奇它的来历。公园的主展示区在东面和中间部分,那边有成片的马鞭草和格桑花,它们与公园西面不仅有一条马路之隔,还有建筑工人搭建的临时住所。这株黄秋英,就生长在公园西侧一隅,即使无人欣赏,它也努力绽放着:只见它细长的茎秆擎着一捧炽烈的金焰,纤弱却倔强地在晚风中摇曳。小小的橘黄色花朵迎着斜阳舒展,层层叠叠的舌状花瓣被风揉得微微发颤,似凤凰振翅一般。
  看到芝麻和黄秋英在一个画面里,我竟然感觉这是一对“夫妻”。芝麻:伟岸,黄秋英:婀娜。恰巧又一阵风吹过,这对“夫妻”翩翩起舞。我不禁暗自嘲笑自己:是不是魔怔了?莫非异地久了,看到成对的植物,竟也能联想到夫妻?是呀,因为我想起了舒婷的那首《致橡树》: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    
  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没有人知道它们如何相遇,但它们共同深爱着生长的那片土地。我忽然就联想到了我和先生的状态:我在淮南,他在北京。我们似乎离得很近:近到一个视频电话就可以相见,四个多小时的高铁就可以碰面。又仿佛离得很远:远到有相隔千里的空间距离,以及当我把这两株植物拍下来发给他时,那端只能回复两个拥抱的表情。我们散在不同的城市,为携手共筑的家庭奋力耕耘。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汪曾祺在《人间草木》里写道:“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是的,草木有情,万物有灵。虽然草木不言,却胜过千言万语,它是我的治愈系导师。
  今年四月,我因工作岗位变动,悬而未决,感到十分焦虑,时常寝食难安,又无人可诉。即便诉了别人也爱莫能助,有些事旁人无法感同身受,唯有自渡。
  那天早晨我路过民祥公园,发现这里刚建成知晓的人较少,于是我便进去了。站在公园的河沟边上,对面油菜花味的暖风轻轻拂面,却丝毫没有抚平我内心的忐忑不安,未来的不确定,让我感到担忧和恐惧,不知不觉便视线模糊。我掏出纸巾,拭干眼角的泪痕,忽然注意到旁边站着一棵香樟树。它应该是移栽过来不久,身上裹着防寒布,四周还被木棒支撑着。但它的躯干高大粗壮,貌似我伸开双臂全力合围,指节也触不到对侧的纹路。暖风中,初绽的小嫩叶略带一丝羞涩,而那厚实而又富有质感老叶片,绿得油亮。而它们簌簌颤动,仿佛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跟我说话:“孩子,有什么心事就跟我说说吧。”
  我脱掉鞋子,光脚踩在树下粗糙的泥土上,接着摊开掌心紧紧贴在它没被防寒布覆盖的皮肤上。皲裂的树皮像是告诉我,这些都是经历风霜雨雪的勋章。那里面浮凸着苍劲虬结的筋脉,仿佛正一阵阵给我输送着无尽的温暖与力量。
  我忽然想到:它分明是新迁至此的旅人啊,竟然无私地将能量给予了我。眼前又一阵模糊。忽而又觉得自己好傻,或许这个行为在路人看来,也是个“神经”的举动吧?
  又一阵风吹来,把我那些恼人的思绪都告诉了它。它静静矗立、默默不语,陪伴着我、倾听着我……许是上苍垂怜,悬而未决的事,最终得以尘埃落定。
  日升月落,斗转星移。转眼八月已接近尾声,我渐渐适应了新的岗位。也因工作需要写作,有幸结识了黄丹丹老师,进而阅读了她的著作,认识了萝藦。丹老师在书中说看到萝藦便想起儿时玩伴,而我看到萝藦便想起了她,想起了以上这些邂逅的植物,都是多么美妙的相遇啊!

特 别 声 明

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寿县融媒体中心(寿县广播电视台)为寿县县域内唯一具有新闻采编、播出资质的媒体机构。寿县县域内,其他所有自媒体及商业媒体均不具备新闻采访、编辑、转载、发布等资质。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主管运营的媒体平台有寿县县委主办《寿州报》、FM101.2、FM105.9寿县人民广播电台,寿县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寿县发布”、“寿县广播”微信公众号,@寿县发布微博,寿县人民政府网站、寿县新闻网,寿县手机台APP,寿县融媒体中心抖音号等,是以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县域官方主流媒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平台发布的所有信息,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特此声明。

主办: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寿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寿县国投大厦 邮编:232200 电话:0554-4027701 传真:0554-4032565
皖网宣备3412014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4120200039    皖ICP备05004200号-3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淮南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监督举报电话 0554-6678590

寿县新闻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E-mail:shouxian-wz@163.com 电话:0554-4027860

涉企举报专区 涉“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举报专区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