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怀民亦未寝”忽然在社交媒体上兴起,并演变成热梗。看着网友们各有奇趣的二次创作,这篇藏在记忆深处的课文也引起了我的兴趣。苏轼真的如网友调侃的那样与张怀民是“塑料友谊”,把对方从睡梦中强行叫醒吗?
事实上,与其说睡不着的是苏轼,不如说无法入眠的是张怀民。前文说“解衣欲睡”,本来准备睡觉的苏轼看到美丽的月色,于是高兴地起身。但我想可能苏轼本就有安慰友人的想法,才会被月色吸引,借此外出寻找张怀民。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元丰六年,即1083年。同年3月,张怀民也被贬黄州,初时寓居承天寺。而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此时,苏轼已在黄州生活了近四年。
与生性豁达,已熟悉被贬生活的苏轼不同,张怀民初次被贬,心中难免长吁短叹,郁郁不得,入夜后也许翻来覆去,难以入睡。读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作于他被贬黄州期间)就能理解那时张怀民的心境。“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缺月、疏桐、孤鸿等意象都用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而这时张怀民的感受与那时的苏轼怕是没什么不同。
张怀民历史上留下的资料甚少,大部分都与苏轼有关。除了最出名的《记承天寺夜游》,还有《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元丰六年11月,张怀民为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并赠其这首《水调歌头》。而苏轼的弟弟苏辙,也写了一篇《黄州快哉亭记》以志纪念。后来张怀民谪居期满,欲返京受命,苏轼为他践行,又写了一首词《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从这些文章中足可窥见张怀民与苏轼的情谊深厚。
《记承天寺夜游》结尾苏轼写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由前面的写景忽转感叹,也让这篇文章的感情更上一层楼。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处庭院没有竹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么有闲情雅致欣赏的人罢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与张怀民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与张怀民宦途失意,也让苏轼的豁达乐观更显可贵。但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中提到“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可以看出张怀民也是豁达之人,被贬的烦闷并没有困扰他太久。
“怀民亦未寝”能在社交媒体上兴起,除了此类调侃可消解古时名家的严肃性,拉近古人与今人的距离,我想也反应了现在的大家对“高质量”友谊的向往。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能拥有一个了解自己想法、可以随时打扰的朋友是何其有幸。毕竟月色易得,苏轼与怀民难寻。
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寿县融媒体中心(寿县广播电视台)为寿县县域内唯一具有新闻采编、播出资质的媒体机构。寿县县域内,其他所有自媒体及商业媒体均不具备新闻采访、编辑、转载、发布等资质。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主管运营的媒体平台有寿县县委主办《寿州报》、FM101.2、FM105.9寿县人民广播电台,寿县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寿县发布”、“寿县广播”微信公众号,@寿县发布微博,寿县人民政府网站、寿县新闻网,寿县手机台APP,寿县融媒体中心抖音号等,是以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县域官方主流媒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平台发布的所有信息,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特此声明。
主办: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寿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寿县国投大厦 邮编:232200 电话:0554-4027701 传真:0554-4032565
皖网宣备3412014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4120200039 皖ICP备05004200号-3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淮南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监督举报电话 0554-6678590
寿县新闻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E-mail:shouxian-wz@163.com 电话:0554-4027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