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丹丹作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青年作家,以其独特的地域书写和细腻的情感洞察,在当代文坛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叙事疆域。她的小说集《天鹅之舞》以安徽寿县这座千年古城为地理坐标和精神栖所,通过一系列精心构筑的中短篇小说,不仅绘制出一幅生动的新时代古城“浮世绘”,更在个体命运与历史文脉的交织中,展现出对人性深处的敏锐观照。
在《天鹅之舞》这部小说集中我们能够发现,黄丹丹的创作最显著的特质在于她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从《茑萝行》《南有嘉鱼》到《归去来兮》《夜静春山空》,这些取自古典诗词的小说标题并非简单的挪用,而是作为叙事的内在意蕴深度地参与了文本的建构。在《南有嘉鱼》中,诗经意象与当代家庭伦理形成精妙的协作关系,郑家瑜、郑家亮这对孪生姐妹从隔阂到和解的过程,既是对“南有嘉鱼,烝然罩罩”所拥有的古典意境的现代诠释,也是对血缘亲情这一永恒命题的深刻思辨。《花窗》中的“花窗”意象尤为值得关注。它既是寿县古城珍贵的建筑遗存,更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隐喻。花窗作为空间分隔与联结的媒介,象征着历史与现实、记忆与遗忘、内在世界与外部现实的复杂关系。主人公透过花窗窥见的不仅是历史巧合与情感隐秘,实则是一种文化认同与精神寻根的过程。黄丹丹将具体的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丰富的叙事符号,使小说在具象描写之外,获得了深厚的象征意蕴和哲学思考。
家庭关系与情感世界的刻画在小说集中占比非常之大,从中可见作者笔力之深厚。《天鹅之舞》中,中年夫妻与旧日同学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网络,通过“天鹅之舞”这一浪漫的意象得到升华,往事如拼图般在记忆中被重新组装,最终在艺术化的救赎中达成和解。《云深不知处》则以其对母女关系的细腻把握令人动容,单亲母亲梁茗茗从对女儿远走异国的难以接受到最终释然,这一心理转变过程被刻画得层次分明、真切可感。在《茑萝行》中,朱萸这个角色的塑造尤其见出作者的匠心。她从南方都市返回古城寿州,面对母亲的病痛、姐姐的离世、老宅的改造,以及那段若即若离的情感牵连,始终处于一种“陌生的归来者”的认知焦虑中。黄丹丹不依赖强烈的情节冲突,而是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铺陈和人物内心的细微变化,让情感在沉默中积蓄力量,在关键时刻自然流露。她笔下的人物不是戏剧化的英雄,而是在生活洪流中随处可见的普通人,他们的犹豫、挣扎与坚持,构成了小说最真实动人的部分。
此外,黄丹丹的创作并未局限于怀旧抒情,她对新时代带来的新经验保持着敏锐的感知。《归去来兮》中的沈竹心作为留学归国人员,面对父亲的衰老、母亲的突然离世、老字号的变迁以及友情的考验,其身份认同与情感归属在“归去”与“来兮”之间经历着艰难的调整。《夜静春山空》通过余凡回乡探亲的经历,揭开一个关于身世与血缘的家族秘密,在“夜静春山空”的古典意境中,展开对记忆、身份与伦理的现代追问。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多为具有双重文化视角的“归来者”,他们从大城市或海外返回古城,带着他者的眼光重新审视故乡。这样的叙事视角,不仅拓展了小说的空间维度,也使古城在现代化进程中呈现出复杂多元的面貌——它既是历史的容器,也是现实的舞台;既是精神的归宿,也是情感的共鸣地。
在叙事技巧上,作者很少使用夸张的戏剧冲突,而是通过精准的细节描写、细腻的心理刻画和富有张力的意象营造来推进叙事。《飞翔的列车》中,一对分别二十一年的旧情人在高铁上偶然重逢,他们的对话表面平静克制,实则暗流涌动。作者不急于交代前情,而是通过微妙的眼神交流、欲言又止的对话和细腻的心理活动,让读者自行拼凑出一个关于爱情与遗憾、选择与代价的感人故事。黄丹丹的语言风格兼具诗性的灵动与叙事的精准,既有古典文学的韵味,又有现代文学的节奏感。在《消失的朱迪》中,主人公在街头误认年少时的恋人,那一瞬间的恍惚与记忆的涌现,被摹写得虚实相生、韵味悠长。她善于用简洁而富有质感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用细腻的描写营造浓郁的氛围,使她的作品在可读性之外,更具审美的张力和阐释的空间。黄丹丹笔下的寿州古城,既是一个具体的地理存在,也是一个象征性的精神领域。在这里,历史不是遥远的背景板,而是活跃在现实中的精神力量;人物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历史与现实的联结者。这种历史意识与现实关怀的融合,使她的作品在个体叙事之外,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精神宽度和思想深度。
《天鹅之舞》作为黄丹丹近年创作的集中展示,不仅彰显了她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成熟的美学追求,也为当代文学的地域书写和情感叙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她以沉静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在时代变迁中既坚守传统又拥抱现代的古城形象,也写出了普通人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如何寻找自我、安顿心灵的艰难历程。她的作品中总存在着一束“光”——并非戏剧性的强光,而是从花窗的格棂间、从亲情的羁绊中、从文化的记忆里透出的温润底色。光芒同时照亮了传承的路径、救赎的可能与生命本身的韧性。正如她在作品中暗示的那样:“有光,万物通达。”在黄丹丹建构的文学时空中,即便生活充满缺憾与无奈,人也总能在某一刻与那束照亮生命的光相遇,并在这种相遇中完成与自我或是与时代的和解。
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寿县融媒体中心(寿县广播电视台)为寿县县域内唯一具有新闻采编、播出资质的媒体机构。寿县县域内,其他所有自媒体及商业媒体均不具备新闻采访、编辑、转载、发布等资质。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主管运营的媒体平台有寿县县委主办《寿州报》、FM101.2、FM105.9寿县人民广播电台,寿县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寿县发布”、“寿县广播”微信公众号,@寿县发布微博,寿县人民政府网站、寿县新闻网,寿县手机台APP,寿县融媒体中心抖音号等,是以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县域官方主流媒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寿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平台发布的所有信息,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特此声明。
主办: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寿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寿县国投大厦 邮编:232200 电话:0554-4027701 传真:0554-4032565
皖网宣备3412014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4120200039 皖ICP备05004200号-3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淮南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监督举报电话 0554-6678590
寿县新闻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E-mail:shouxian-wz@163.com 电话:0554-4027860